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9年第15期
编号:13375953
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进展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9年5月2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19年第15期
     3.2.3.2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(PFN)直径小,能够有效固定,同时能够保持血流通畅,患肢血运好,恢复快;在进入导针以及扩孔时,选择可有效减少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概率;PFN近端较细,固定非常牢靠,骨折连接处不易发生移位或旋转,降低了PFN应力集中,提高治疗效果,利于术后恢复,改善患者预后。孙贵耀[15]在2014年提出股骨PFN方法安全可靠性高,但是仅限于简单类型的股骨近端骨折,对于复杂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会增加并发症的几率。

    3.2.3.3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(PFNA)用于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,性能更好,抗旋转性良好,手术时间短,出血量少,并发症少,骨质填压效果好,促进锚合,骨质填充效果理想[16],治疗未发生由于钉尖顶远端骨干皮质产生的骨干骨质,治疗优势明显,超小类型的PFNA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[17]。2016年王波等[18]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,PFNA组优良率为最高(90.57%),并发症率低于DHS组。同年彭宇沁等[19]提出高龄骨折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后创伤小、效果好,死亡率低,可有效减少并发症。

    3.2.3.4 Inter Tan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 ......
上一页1 2 3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504 字符